MIDWAY JOURNAL
N°26 & 27
市集日和
大江戸骨董市・布多天骨董市・&SCENE 手創り市
日本・東京|
2015.11.26|
• • •
大江戸骨董市
這個名字看似有點老舊,感覺上像是一大堆老人們在售賣著他們的珍藏。而真實情況是,的而且確有部份的攤檔是售賣著一些傳統的民間手工藝骨董。但有更多的則是來自不同背景、不同地方的人,售賣著不同類型的中古雜貨。為了慶祝江戸(東京都的前身)開府400週年,由2003年9月開始,每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會在有樂町的「東京国際フォーラム」空地上舉行市集。由於反應良好,加開了每月的第一個星期日。後來,規模越來越大,並從幾年前開始加入了「代々木公園」那邊的場地,成為全國最大形的市集之一。
相比起一般地點不太方便的市集,就在市區中心地帶、車站旁邊的大江戸骨董市簡直就是太親民了。第一次到訪這個市集是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上。才不過九點左右,場面已經熱鬧非常,有差不多近250個的攤檔整齊地排列起來。不少人正在細意挑選心頭好。當時正著手準備新居的裝飾,因此最為吸引我的算是一眾家居雜貨,一看見餐具、電器、燈具,我都會走進攤檔內慢慢看。
其中一些北歐花紋的煮食用具非常漂亮,但奈何價值不菲之外,我亦未能打破使用二手用具的心理關口,因此一直也忍著手。骨董市雖然攤檔不少,但能找到心頭好亦必需花點努力。一些擺設得美輪美奐而且物品狀態良好的攤檔都是由商店來營運,價格都絕不便宜。相反好東西一般都是藏在不顯眼的地方,賣的東西越風馬牛不相干,越容易找到超值的物品。
• • •
沒有「大江戸骨董市」那般的大的規模,只有為數約40至50個攤檔在神社前的空地上隨意擺賣。看得出店主們都是在附近社區生活的人,把收集回來的舊物重新賣出去,賺點小錢。因此,大部份的物品都是充滿了生活感的東西,像是園藝用的工具、從前用來做便當的鐵飯盒也可以找到。也因為這樣,價格都是十分合理,亦可以和店主討價還價一番。
在神社的氣氛底下,這裡買東西就像是一個尋寶的過程,往往寶物就放在毫不起眼的地方。但記著,要找到心儀的東西就必需早一點到來,市集約7點左右便會開始。店主把東西賣得七七八八便會開始收拾離開。骨董市每個月第二個星期日都會舉行一次,微雨的情況下亦不會輕易取消。
• • •
「谷根千」是東京台東區谷中、文京區根津以及千駄木的一個總稱。屬於下町之中比較有文藝氣息的地區之一,保留了很多歷史遺跡之餘,亦有很多文藝小店開在這邊。「&SCENE 手創り市」舉行的地方就在千駄木的一所寺院「養源寺」之內。「手創り市」最早源於「雑司ヶ谷鬼子母神」的手作市集。因為辦得有聲有色,在2012年開始,便在現存的這個地方開辦多一個手作市集。
除了來擺檔的多是年青人之外,來參觀閒逛的都是以年青人及家庭為主。食品方面主要是一些利用天然烤母烘焙的麵包糕點,完全配合市集的自然氣息。有些店主看起來都像一般的家庭主婦,因為喜歡煮食的關係,在週日往市集去開起店來。雖然價格要比店鋪平宜,但味道絕對一點也沒有給比下去。
至於主角「手作」方面,選擇及水準都很不錯。每一個攤檔都集中在自己的強項之上,亦不會有很多重覆的東西在互相競爭。當中比較特別的是一家以製作活字印刷為主的攤檔,它擺賣的木枱上放滿了各式各樣的印刷商品,圖案都非常精緻。有點選擇困難的我最後只挑選了一張有花火圖案的名信片,充滿實感的和紙加上色彩悅目的圖案,讓人愛不惜手。
攤檔旁邊還放有兩部活字印刷機,在當天不同的時段會進行一些工作坊,讓參加者可以製作自己的印刷品,甚有趣味。很可惜由於當天時間不夠,否則也很想試試在戶外用這樣原始的方式來製作一張MIDWAY名片。
隨著消費模式的改變,市集的形式也變得越來越豐富,例如有些舉行在露營區,結合音樂會的郊外市集;又例如一些以閱讀為主題,兩天一夜的書本市集。以上的種種都希望在將來能夠有機會走訪一下,再分享給大家。
相關文章
→ N°40 - 松本的民藝與文藝
→ N°68 - 森林書本市 ALPS BOOK CAMP
→ N°79 - 東京蚤の市 第十回 (updating)
→ N°80 - 京都古道具市
→ N°104 & 105 - 體驗初夏文化盛會 森、道、市場(updating)
→ N°114 & 115 - 北アルプス国際芸術祭 JAPAN ALPS ART FESTIVAL 20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