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DWAY JOURNAL
N°101
工藝與美感的進化
Kaikado Café
日本・京都・七条|
2017.05.04|
百年茶具老店由西式咖啡店展開品牌的新一頁,突顯京都人堅守傳統而從不固步自封的性格。的確,作出這一步嘗試來得不算早,但卻走得十分成功,無論是工藝、設計、美感都達到一個完美的境地。可幸,能夠親自到來感受這種傳統與創新的併合光芒。
京都是一個很神奇的地方,單單製作一個茶筒,足以可以營運百多年之久,可是說它外型簡單,也許是冒犯製作這個茶筒背後的細節。從明治八年開始,第一代的職人已經研究出一套匠心獨運的工藝,經過至少130個工序,包括切割、研磨、壓製、捶打和焊接之後,把鐵皮、馬口鐵、黃銅這些金屬打成一個個密不透氣的茶筒。當中,依靠的職人手工的感覺及經驗,鎚子此起彼落而回響的鏗鏘聲,就是職人調整力度的依據。
在積極保持古都形象的京都,要興建新建築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因此「建物再生」已經成為一個必要的關鍵字。「Kaikado Café」本身就是一個極佳的再生個案,來自當地的建築市事務所「楊梅」,精細地把原來的「旧・京都市電内濱架線事務所」種種細節保留下來,並重新強化建築物的建構。室內挑高的空間原是電車車庫的位置,大概可以想像從前的市電是如何來來往往。
再生舊建築之後,「Kaikado Café」的室內設計部份,則是來自曾經合作過推出產品的丹麥設計工作室「OeO],對日本文化有不少認識的他們,利用現代的簡約線條,把充滿質感更自然素材相互拼合,完成的效果,不多不少,剛好為「開化堂」提供一個展現魅力的舞台。
建築物以外,「Kaikado Café」還是一個集結京都以至日本工藝文化的場所,盛載食物的是「中川木工芸比良工房」的精緻木器,竹製餐具是「公長斎小菅」的出品,而咖啡萃取工具就是近年重新受到重視的「金網つじ」,連玻璃窗邊用的布簾也是京都西陣織的「細尾」,處處也是細節。
Kaikado Café
此文章同時連載到以下平台: